嘿,你们好呀。
蒙特梭利伟大的贡献之一发现了:“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
她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
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这种能力与印刻现象十分相似,蒙氏将其称为敏感期。
敏感期的出现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个层面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他层面,并且在这期间的孩子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性的活动。
当孩子敏感期来临时,很多家长和非专业老师都是分辨不出来的,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家统一意见是:太难管了,半条命都快折了。
这里有一个关于跨世纪幼儿园孩子幻想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分享给大家
跨世纪幼儿园一位小朋友刚入园时,妈妈说他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但还不认识颜色。
入园一周后的一天上午这位妈妈打电话说:“昨天晚上睡觉前,我和孩子聊天。孩子突然说‘妈妈,老师不让我吃饭’,我立即反问他刚才说什么,孩子再次重复‘老师不让我吃饭,那位穿黄色衣服的老师不让我吃饭’。经过我的再三询问,孩子依然那样说”。
听到这里,老师先与班级老师进行沟通,并查看了监控,确认孩子说的事情并没有出现过。
之后老师结合幼儿的年龄及发展特点,告诉妈妈:“不要担心,这可能是幼儿幻想的。这种情况是处于幻想敏感期的幼儿经常出现的现象之一,幼儿会把他看到的、听到的甚至做的梦在某种情境下当成是真的。”
妈妈听后,就与老师讲起了孩子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并且非常认同老师说的敏感期理论。由此双方根据幻想敏感期的特点,双管齐下,给予了孩子正确的帮助和引导。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发现了解儿童敏感期的重要性,如果啥也不知道,那么一场“家园大战”就会一触即发。
亲们,你们说呢?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育幼儿,还要和家长分享正确的育儿方法以及蒙氏教育知识,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得到同样的教育,他的人生才不会跑偏。
前菜说完了,我们就来看看今天的重点。今天,小鹿接着分享另外10种敏感期,要仔细看了哈!
1、空间敏感期(3-4岁)
3-4岁是孩子的空间敏感期。在此期间,孩子喜欢来回跑动,观察移动物体,去观察空间;喜欢玩积木垒高高,去感知空间;喜欢攀爬楼梯、在沙发旁爬上爬下,去探索空间;喜欢躲猫猫,躲到沙发后,去衡量空间;喜欢开关门窗、搬动玩具,去改变空间。
这是孩子空间概念进步快的阶段,如果我们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可以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方向感。
2、幻想敏感期(3-4岁)
3-4岁是孩子的幻想敏感期。
在此期间,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迅速提高,容易把梦里的事说成现实,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说成是自己。对育儿知识了解不深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在“说谎”、“告状”,以至于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举动。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我们应该在孩子幻想敏感期期间做到两点:
1、不强化“说谎”概念;
2、多为孩子引导分析,借助绘本、讲故事等让孩子认识“告状”现象。
3、色彩敏感期(3-4岁)
孩子在出生后只能看到黑和白两种颜色;一岁能够辨认红色;两岁可以掌握黄绿蓝三种颜色;到三岁,能够识别紫色、粉色等复合颜色;从三岁开始孩子对色彩产生了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并使用和搭配。
对于正处于色彩敏感期的孩子,我们应该尊重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倾向,为其提供丰富的色彩环境以及涂鸦条件,让他们快乐的享受这个敏感期。
4、数学概念敏感期(3—4.5岁)
数学概念敏感期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敏感期。
3岁前的孩子开始建立数的概念;3—4岁是他学习数学的敏感期;4—6岁是运用数学的敏感期。
为更好帮助孩子抓住数学敏感期,跨世纪蒙氏教育准备了丰富、系统、有趣的数学教具,让孩子借助实物化的教具并通过形象化、可操作化的方式来进行数学的感知和学习。这不仅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积累了数学基础知识,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
5、科学文化敏感期(3—9岁)
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从4岁开始,孩子对数字、文字、艺术、科学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到了6-9岁,孩子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会更加强烈,他们渐渐进入到对社会产物的探索和认知。
在这个时期,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珍贵的好奇心,给孩子多提供一些丰富的文化资讯,多带孩子出去,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本土文化,然后再慢慢地向世界文化延伸,以此来丰富孩子的人文知识。
6、追求完美敏感期(3.5-4.5岁)
3.5-4.5岁是孩子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在此期间,孩子做事追求完美,例如端水时不愿意洒出一滴;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桶里等。具体到幼儿的工作中,则表现为幼儿会重复练习某项工作,力求达到完美。
作为父母,我们要充分理解追求完美敏感期中的幼儿,尊重幼儿的本性。这样,幼儿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更细心,对他人更有感情、更坦诚,所蕴藏的潜力也会发挥得越来越好!
7、婚姻敏感期(4-5岁)
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4岁以后,早的时候孩子会想要和爸爸、妈妈“结婚”。之后,他们就会“爱上”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岁左右,他们才会“爱上”一个小伙伴,比如只给自己喜欢的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而且经常在一起玩,产生矛盾时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干预等等。总之,他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儿童形成结婚的概念。这表明孩子对性别、对自我、对异性已经有初步的感觉。作为家长,我们不必要大惊小怪,要平等地、正常地、科学地和孩子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8、性别敏感期(4-5岁)
4岁开始,孩子会对自己个体之外的其他人产生好奇,会疑惑自己和异性身体构造的不同之处,他们会问一些诸如“妈妈,为什么妹妹和我不一样?”等这样让成人哑口无言的问题,还会做出跟着小伙伴去卫生间这样的行为。
这其实都是孩子认识自我的一部分,对于这些,父母不用逃避,可以通过绘本、百科全书等用客观的态度带幼儿认识性器官,如同认识眼、鼻、口等其他身体器官一样。用这个机会告诉孩子准确的名称,形成初始的概念,帮助孩子们认识自己和保护自己。
9、音乐敏感期(4-7岁)
孩子的音乐敏感期是螺旋发展的:他们早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有了听觉的发展;1岁时能够跟着音乐节奏扭动身体;4岁时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敏感期。在此期间,儿童等待或寻找特别的音乐环境,跟音乐亲近,发展潜在的音乐天赋。
音乐是人类的语言,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如听儿歌 、轻音乐、钢琴曲等,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10、认字敏感期(5-7岁)
孩子5岁左右,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开始对所有带有文字或标志的物品感兴趣,会问这个字念什么?那个标志代表什么意思?对于书本、画册等上面认识的字会一本正经的念出来……这些现象都表明孩子的认字敏感期到来了。
这是孩子次接触符号,他们只能宏观地认识文字,还不能够分解字的笔画,也达不到书写。所以,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强迫教孩子认字,而应该把握孩子识字时机、创造识字环境结合实物和生活情境,让孩子在游戏和快乐中学习。
大家可以根据敏感期的年龄特点学习帮助孩子渡过敏感期的方法,不着急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哟,万一方法用串了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