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一是跨世纪幼儿园晓月班的一名幼儿。一次感官课上,老师取出竖棒,放在工作毯上,按照三阶段进行教学。“这是长的,长的、长的;这是短的,短的、短的;这是不长也不短的,不长也不短的、不长也不短的。”老师命名过后,手心向上指着工作毯上的红蓝棒,问:“小朋友们,请问哪个长、哪个短?”老师话音刚落,只见小一一瞬间举起了小手看着老师,并用很有礼貌的手势配着语言说:“这是长的,长的、长的,这是短的、短的、短的”。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并随即对地毯上的红蓝棒进行了位置的调整。这时,老师问:“现在,谁是长的、谁是短的呢?”小一一又一次在老师话音刚落的时候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而与此同时,琪琪小朋友用手心向上的优雅姿势,配合稚嫩的声音说:“这是长的、长的、长的,这是短的、短的、短的”。这时,小一一也在一旁用优雅的姿势、没有声音的口型描绘道:“这是长的、长的、长的,这是短的、短的、短的。”接着,老师从盒子里取出一朵小花,问:“小花放在了长的上面还是短的上面?”小一一顺口脱出:“长的。”“小花在谁的下面?”“短的。”“这是?”“长的。”“这是?”“短的。”小一一的声音总是在老师一句话表述完的那么一瞬间迸发……
在蒙氏教学中,老师在每一节课程中都为幼儿创设了实物化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在课程中,配合教具的引导,从坐不住、漫无目的地看到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建构,并使幼儿拥有了准确的判断力。对事物的判断是幼儿对多种信息的整合,从分析到判断的过程,满足幼儿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又发展了其内在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