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开学了,幼儿园又要迎来一批新生入园。面对假期后的入园的孩子,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常规。跨世纪幼儿园在建立班级常规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孩子在蒙氏班,纪律的建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无秩序阶段、明显的秩序阶段和有秩序阶段。
无秩序阶段
表现:儿童处于无秩序状态,行为混乱,没有目的性。
教师的工作:
首先制订明确的行为准则,用教具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吸引儿童,用自己的思想和声音去唤醒儿童的内在精神,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人的智慧和能力。
明显的秩序阶段
表现:儿童开始选择工作材料工作,并且有明确的目的性,行为有秩序,但是秩序性不稳定,儿童不断地更换工作材料,并很快使用完所有的教具。
教师的工作:
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该鼓励儿童继续操作,以“延长他的工作周期”,让孩子酌情的反复操作。
蒙特梭利说:“延长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专心和耐力。”
教师需要“等待”孩子反复练习的行为发生,而予以鼓励,使孩子乐意“再来一遍”,甚至几十遍。因为儿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只不过是教具的功能开始显现的阶段而已。
孩子能对教具产生尽情的反复操作,才会使儿童发生“真正的成长”, 这种尽情“反复”操作的情况,表明儿童感到“工作”的乐趣,且能够符合他的“内在需要”。
有秩序阶段
表现:儿童出现高度的专注力,注意力,专心于某一教具或活动很长时间,同时变得友善、自信、顺从。这标志着儿童新的意识还有他自己的个性在其内部产生了。
教师的工作:
不能被儿童的这一状态和现象所陶醉,要总是以恒定的和正确的规则为目标,引导儿童继续发展,不断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材料和帮助。让孩子在自由与纪律中能游刃有余。
蒙特梭利说:“延长工作周期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专心和耐力。”我更认为一个儿童未来生命发展的“精度”与其“专心和耐力”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蒙特梭利特别重视并且告诉教师,需要“等待”孩子反复练习的行为发生,而予以鼓励,使孩子乐意“再来一遍”,甚至几十遍。因为儿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只不过是教具的功能开始显现的阶段而已。孩子能对教具产生尽情的反复操作,才会使儿童发生“真正的成长”,我称之为:“心智的任性发展”。这种尽情“反复”操作的情况,只有当儿童感到“工作”的乐趣,且能够符合他的“内在需要”时才会发生。
成为蒙特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特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