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高品质教育代言,
做高端本土化蒙特梭利教育
学生、环境、教学结果是教育密不可分的的三个重要因素。
环境就像是“会运动的生命体”,时刻影响着教育结果的好坏。
什么是坏境?环境是一个能支持社会探索和学习的容器。
环境是孩子能接触到的,能构成刺激的一切物质。它是现代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隐形的课程”。
一、环境适应理论
1920年,在印度的东北部发现了两个女狼孩,一个八岁,一个两岁。她们因为从小与狼一同生活,生活习性完全与狼一样,口不会吸吮,两手不会抓东西,甚至连声带也发生了变化。她们夜晚常常不睡觉,只是不断地吼叫;不会站着走路,只有爬行;耳朵亦如狼耳,常常会动(人的耳朵不会动)。总之,她们的一切生活方式均显示出不能适应人类生活,其中活得较长的八岁女狼孩,在十七岁时去世,中间虽经过九年人类文明的教导,仍旧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这个事例,使我们发现了两个事实:一方面,虽然她们本质上是人类,但因为从小不在人的环境中长大,也就发展不出人类的特性;另一方面,人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为获得生存,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而发展出适合特定环境的特征来。
“适应环境”是万物的一种本能。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适应环境的本能,这种本能帮助他生存,并驱使他发展未来生存必备的生理或心理机能。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体能和智能都是因适应环境而发展形成的。
环境对六岁以前的孩子尤为重要,此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吸收性心智时期,又是“敏感期”特别集中的时期,吸收能力特别强。只要环境中有的,孩子会不加选择照单全收。因此,蒙特梭利曾将“环境”比喻为人的头部,强调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认为环境是主宰一个人耳聪目明的大关键,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遗传更重要。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二、孩子六岁前接触的环境
在孩子六岁前,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园所环境和社会环境。孩子越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越大。三岁前,家庭教育的作用会占80%左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园所环境和社会环境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加,家庭教育的作用虽然有所减弱,但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教育环境中,分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本书论述以课堂环境为主。在课堂环境中分人和物,两者同等重要,如果非要区别主次的话,人是重要的。人有孩子和老师,孩子是教育主体,老师是辅助者、引领者,老师作用不容小觑。孩子与孩子互为环境,相互影响。人和物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孩子是感觉学习者,感觉什么?就是感觉周围的人和物。因此,在课堂环境中,人的言行是需要规范的,这也是一种环境设计。物更需要根据孩子的学习需要进行设计。这些设计既要按照蒙氏教育的理论来执行,又不能违反孩子的天性,要体现纪律和自由的和谐统一。
三、“有准备的环境”
蒙特梭利把幼儿教育的环境比做人的“大脑”,以此证明环境的重要性。跨世纪把环境比喻为“土壤、水、空气”,孩子是“种子”。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幼儿学习通道是“心智性吸收”,通过感官对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不论好坏照单全收。就如同海绵一样,逐渐将空气中的水都吸附进去。孩子通过对环境事物的吸收,在潜移黙化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智、行为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由此可见,环境之于幼儿教育何等重要。
孩子的智慧生活、个性发展都是依据一股神秘的泉源为出发点,这股泉源就是专注力。因此,蒙特梭利一直在寻找使孩子产生专注力的工具,她发现能使孩子更加专注的外在条件是“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要以“生命与环境”的法则为依据进行创设,要求整个环境的颜色、光泽、形状、布局等协调性必须具有吸引孩子的性质,要像自然界中的花朵,以其鲜艳的色彩和香气吸引昆虫来汲取隐藏在花朵中的蜜一般。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用耳朵倾听能吸引他的声音,会用眼睛去捕捉他有兴趣的工作目标,会用手乐此不疲去重复进行他心爱的工作……由此,引发孩子的生命朝着正常化的目标健康发展。
我是蒙特梭利幼儿园,
我为高品质教育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