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我们总在教育
孩子要学会分享,
但是孩子们真的懂什么是分享码?
不少孩子没有理解分享的真实含义,
片面地认为分享就是把好吃的和好玩的给别人,
这样自己就失去了好吃的和好玩的。
因此,他们也就不愿意与他人分享。
我们要理解孩子的担忧,
可以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启发,
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的道理。
让孩子明白,
分享表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
别人也会回报给自己关心与帮助,
这样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新学期开学正式教育好时机,
帮助孩子学会“分享”,
一起来看看怎么做吧!
1、为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
带孩子做“分享游戏”,
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
孩子可以从游戏中学会很多道理,
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慢慢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
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2、用限时分享鼓励孩子
许多孩子不愿意跟
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是因为自己也很喜欢,
如果分享给别人可能就没有了,
我们在教导孩子分享时,
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分享的,
又用什么样的方法分享,
比如自己喜爱的玩具可以让其他人玩,
但不需要“假大方”的送给他人。
分享不等于完全的无私赠与。
我们在家可以先为
孩子设置分享物品的时间,
让他通过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玩具,
当然只是让他人玩半小时、一小时
明白之后自己的物品依旧是自己的,
这样孩子才能不排斥分享,
分享应建立在自我满足的基础上。
3、帮助孩子理解分享的快乐
著名的“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指出的互利互惠原则,
是指孩子慢慢可以接受“你给我饼干,
我给你小汽车”这样的交换方式,
此时,孩子会考虑他人的需求和愿望。
平等交换不一定是客观的绝对数量或价值的平等,
而是儿童双方主观的都认可的平等。
所以,平时带孩子和同伴一起玩,
小伙伴主动给玩具或者食物给孩子时,
我们要告诉孩子得到
对方分享的物品内是一件很让人开心地事情,
来帮助孩子理解分享的快乐。
只有孩子在一个分享的行为里,
感受到自己能带给他人快乐,
自己也感受到分享过程中的快乐,
体会到成就感,
这个分享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分享行为。
4、不替代孩子去分享
在一些场合,
有些家长可能
选择强制或替代孩子分享
这会使孩子感到被侵犯、
更没有安全感,
体验到自己无法对
自己的东西做主的失控感和愤怒感。
孩子很容易有敌意,
无法真正学到分享的意义。
5、通过绘本读物学会分享
通过绘本让孩子学会分享,
为大家推荐绘本
《鲁拉鲁先生的院子》
全书没有一句教孩子分享的大道理。
但在鲁拉鲁先生以及小动物满足的表情中,
孩子已经感知分享是一件会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
《查理和劳拉:我会非常非常小心的》
这本书不但教会孩子以爱护之心去对待别人分享的东西。
每一次的分享都是友谊和诚信的积分。
还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对分享说“不”。
分享意识的建立是缓慢的,
循序渐进的,家长切勿心急。
新学期已经开始,
老师和家长要一同教孩子学会分享,
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长,
让我们开始培养孩子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