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蒙特梭利通过长期的观察,惊讶地发现“儿童其实并不在乎奖惩”!她说:“凡是做成大事的人,或是功成名就的人,绝不会是为了获得所谓的奖赏而努力,或是因为害怕惩罚违心而做。”
经常受到奖励的幼儿,只会诱使他“有奖而做”,影响到他将来的价值观。很多孩子还会养成与家长谈条件的习惯,甚至直接说出“无钱免谈”的话语。因此,成人对儿童的奖惩终会误导儿童的价值观。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如何保护儿童的这种内在的动机不受干扰和破坏。
在跨世纪幼儿园,对于取得成绩的孩子,老师会用肯定的眼神、赞美的微笑让幼儿感受到对他真切的认可和鼓励。在赞美幼儿时,老师会指出孩子的具体努力付出及成绩,而不是仅仅表扬他聪明。
比如:“明明,刚才你帮忙拖地、擦椅子,你真勤劳呀!”“乐乐,你帮寒寒弟弟穿衣服,你很有爱心噢!”“多多,你刚才小便后自己洗手了,你是一个讲卫生的孩子!”“豆豆,老师很欣赏你今天拼的创意图形噢!”
这些正向鼓励并非物质奖惩,它能帮助幼儿规避骄傲、自满情绪的滋生,也让幼儿明白成功来自于努力而非天生,如果没有做成功,说明自己的努力还不够。
今天,小鹿为大家分享如何表达才是对孩子适用的夸奖方式。
诀窍 | 错误的表达 | 正确的表达 |
1.夸奖孩子要在事后,不能在事前 | 妈妈觉得你画得很好,赶紧画一幅吧 | 只要你像今天一样多多练习,会画的越来越好的 |
2.用具体行动代替敷衍 |
妈妈相信你是有能力的 | 你跟同学关系处理这么好,对老师分配的任务也积极去完成,妈妈相信你是有能力胜任班长的 |
老师说你肯定能学好数学 | 近你一直在专研数学,经常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按这样的努力,会学好数学的 | |
3.少夸些长相、智力,多夸努力 | 你真漂亮 | 孩子,你要一直努力,才会拥有真正的漂亮 |
你比其他孩子聪明 | ||
4.夸奖来自内心,不能虚情假意
|
(孩子学轮滑时)你滑得真好 | 学轮滑是比较难的事情,但只要你多多练习,摔倒了再爬起来,一定会掌握的 |
5.用相信代替羞辱 | 某某都可以,你怎么做不到 |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慢慢学,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做到的 |
教了这么多遍还不会,你真笨 | ||
瞧你这德行 | ||
6.用理智代替强迫 |
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 你可以不吃,但是你饿了的话,只能等到下顿了,期间是没有任何东西吃的 |
我说不买就不买,必须听我的 | 哭闹解决不了问题,你要用道理说服妈妈 | |
7.用示弱代替命令 | 也不知道帮拎点东西 | 妈妈老人走不动路了,还是需要年轻人拎包啊 |
这点东西都记不住 | 你怎么记住那么多,我就不行,快告诉我你有什么诀窍 | |
8.用偶尔代替总是 |
你总是犯错 | 偶尔粗心是正常的,但不能总犯同样的错误 |
你总是让人不省心
| 你偶尔让别人操心是正常的,但要学会独立 |
(注: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孩子不同,情况不同,切勿照搬)
看完之后,你总结出要点了吗?小鹿分享,请仔细看哦。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比如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
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
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
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
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
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怎么样?这些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快快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