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学龄前儿童由于年龄的缘故,不可能独立的与社会接触,所以与其关系为密切的就只有家长和教师。也正因如此,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成为了幼儿教育的关键。
3-6岁的孩子正处于所谓“精力旺盛年龄”,身体的一切机能都生气勃勃地向各方面开始发展。这时的孩子已具有整个人格的缩影,迅速成长所导致的偏差和混乱,已普遍地出现在孩子身上。
因此,爸爸妈妈们必须留意下列9点,才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1、不要嫌烦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达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成人应为孩子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同时也要当孩子忠实的听众。
2、正确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平时我们用于交流的话被称作外部语言,而不出声的在头脑中用以思考的话则是内部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己具备了一定的外部语言,但还没有形成内部语言。
因此,当大人听到孩子自言自语时,大可不必担心,也不要厌烦,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言自语现象将逐渐消失。
3、让孩子从小接受音乐教育
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并非是让他们将来都成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过与音乐交朋友,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音乐是一种美的事物,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孩子能够在学习音乐中找到乐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学会发现美、感受美。
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从小树立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其顽强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的艺术修养。
4、培养孩子的耐性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渐进。孩子可能学习一会儿就烦躁不安了,这时不要强迫孩子,而是要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坚持下去,开始时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再逐渐延长时间。
对孩子的学习内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兴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容易获得成功,成功给孩子带来继续坚持的动力,这样孩子会更自觉地坚持。
5、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的好方法。
当你打算给孩子讲述某一本书的内容时,Zui好先把它看一遍,熟悉其中情节。可以用语言吸引孩子的的兴趣,如“你看,这儿有一本好书,你想看吗?”或者让孩子自己发现它,这时你再开始给他讲述书中的故事。
同一个故事可给孩子重复讲许多遍,他们仍会听得津津有味,边讲故事边让孩子翻页或者用手指图画,更便于他理解故事内容,逐渐地,孩子就能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6、游戏就是学习
许多父母认为,应从3岁开始让孩子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游戏是浪费时间,因此尽量压缩孩子的游戏时间,从教育学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游戏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游戏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与外界的关系。
每个孩子都需要游戏,以促进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游戏也可帮助孩子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7、引导孩子进入科学境界
儿童的科学教育,并不在于教授科学原理,而是透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启发其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运动、游戏,科学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开启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往往出自偶然的发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与引导,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并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8、培养分类和对应的能力
分类是按一定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组归类,它是儿童掌握数、空间、规则等概念的基础。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孩子的分类能力。比如将买回的蔬菜、水果、干果分类;将洗完的衬衣、内衣、外套、裤子等分类;洗碗时将碗碟分类放置,等等。这种分类活动与孩子生活接近,他们很愿意做这种分类活动。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活动,帮助儿童学习掌握分类和对应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9、保持温馨的家庭环境
家庭房间、家具布置整洁美观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尊、自爱、自重、互敬互爱,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办事,子女就能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做人、爱人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开朗、活泼上进、心地善良,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进行活动、生活的两大重要场所,二者的具体环境都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
同时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二者之间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教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要保证理念一致、优势互补,从而让幼儿能够接受到更系统、更完善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