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没有能力发现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有没有兴趣,观察是孩子智力品质的重要表现。
人类历史上,尤其是科学发展史上的成功人物都具备优秀的观察力品质。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对周围的各种事物进行仔细地观察,他试图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通过不断的观察,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有一次,牛顿为了观察顺风与逆风导致的速度差,就在狂风中冲出门外,一会儿顺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正是这种观察力品质,成了成就牛顿巨大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察力如此重要,那要如何培养呢?小编就以跨世纪幼儿园为例,说明在幼儿园老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的。
蒙特梭利教育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就是有准备环境的一部分,教师的角色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孩子的潜能,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而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培养孩子观察力时也至关重要。
比如在蒙特梭利教育感官领域,老师会通过不同的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具的特征、和生活的联系等。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他们包含了事物的多种属性,如形状、重量、大小、颜色、粗细等,在设计上,并不是将所有的属性呈现在一套教具上,而是根据每套教具的目的,仅呈现一种属性,突出一个感觉点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循序渐进的让孩子观察发现。如:粉红塔是由10块粉色的立方体组成,每个立方体除了大小不同以外,其他特征如颜色、形状完全相同,这就促使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小这个特征上,并促使孩子专注的探索大小的关系,避免注意力分散。
除了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本身自带的有利于孩子去观察的因素外,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会经常和孩子互动:如这些形状中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请你把她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请你告诉老师这些形状一样吗?请你把大的放在老师手上……老师这些启发引导的问句,引导着孩子通过视觉观察,发现规律,找到答案。这种教学形式在跨世纪幼儿园每天都会出现。而重复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观察速度就会越快,观察的方法也会变得越熟练。
像粉红塔这样的教具在感官领域一共有17件,孩子们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在这样系统的学习以及观察下,孩子们轻松就学会了学习大小、高低、粗细、颜色、长短、形状的等等,同样的方法更能够让孩子观察到其中的规律。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领域,老师会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教室中各个领域教具的布置、环境中的花草植物、每个小朋友的服饰变化等;在科学文化领域,老师会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以了解四季的变化、观察各种科学实验,了解各种科学现象等,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