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5年参加工作以来,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已在教育战线奋斗了超过一个甲子。
他曾任北京第十二中学校长,北京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等职务,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从一线教育岗位到担任领导职责,陶西平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教育现代化事业,不仅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形势、改革和发展方向有着深沉的思考。
教育化是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前沿探索,也始终是陶西平先生密切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后,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教育发展更成为陶西平先生的主要关注点。
今天跨世纪教育就先带领大家回顾一下陶西平先生对教育化问题的深刻见解。
陶西平先生认为,中国推进教育化,一是增强综合国力,参与竞争,促进世界和谐的需要;二是适应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交往能力的人才的需要;三是适应借鉴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推进中国教育改革,提升中国教育品质的需要;四是适应加强交流,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需要;五是适应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选择的需要。
教育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中国必须培养具有视野,通晓规则,能够参与事务和竞争的化人才。
为提高中国教育化水平,培养优质化人才,陶西平先生认为,要重视以下五个问题的研究:
1、应该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态势
基于不同的国情,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具体指向不同,但却有大体一致的教育追求:一是追求教育公平,二是追求教育质量。教育的改革创新不应是闭门造车,各国之间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可以就许多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发展要求各国展开持续的、具有批判性的交流和对话。开展和推进这种对话是教育化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使命。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纳入这种对话的视野,是提高中国教育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化意味着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态势,也意味着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2、应该借鉴国外的课程和体系
东西方的课程理念不完全相同,相互借鉴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目前中国引进的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组织开发的课程,如IB、PGA;一种是性的考试课程,如A-LEVEL、ACT;还有一种是国别课程,如美国的AP课程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课程。课程的引入原本是为了学生在随着家长流动时能够保持连续的学习,但是目前中国引进的课程,相当程度上是为了使中国学生能到国外学习,为出国留学提供一个通道。
实际上,借鉴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应当主要是在推进中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促进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同时,不只是国外的教育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借鉴和启发,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同样可以输出到其他国家,为他们提供思想资源。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本土课程的化,同时也注重课程的本土化,尝试建立一种兼容中国国情和世界潮流的新型教育模式。
3、应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合作举办学校,二是在中国的学校内部与国外合办项目。合作办学可以把国外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直接融入到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提高中国教育的化,是应当予以大力支持和促进的。
4、应该加强中外学生的交流
学生交流有多种形式,基本的是学生留学。在提高教育化水平的政策指导之下,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应当进一步扩大学生流动的规模,既要继续增加出国留学生的数量,也要扩大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数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到2020年争取实现50万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使中国成为亚洲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同时,我们也鼓励优质资源海外办学,目前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将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外输送,例如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向世界宣传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
5、应该加强理解教育
扩大学生的视野,是教育化重要的基础。从这种视野上升到情感,就需要加强理解教育。理解教育,指的是要培养具有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吸纳的精神与能力的地球村民,促进世界的持续和谐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理解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基点是加强各国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吸纳多元文化。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吸纳外国文化,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也是理解教育之所以重要的关键。理解教育是为了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使各国人民共同建设多元、和谐的地球村。
跨世纪教育:在中国幼儿教育还未有系统完整体系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结合中国文化优势,打造适合中国幼儿发展的教育。跨世纪27年前引进风靡全球的蒙氏教育,本将其本土化,已总结出适合全国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教育模式,可轻松复制给各个园所。